當前的餐廳餐飲行業有哪幾種020模式,看到這個話題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餐飲的o2o模式,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一、餐飲商戶與網絡平臺合作,共同定制O2O解決方案
在餐飲信息方面已經有11年經驗的大眾點評網,除了采用平臺流量模式,把商戶展示、團購、預訂、優惠券、外賣等產品作為打包方案,吸引商戶參與外,還試著跟某些餐飲大鱷進行數據的深度對接服務,更好地服務于用戶端和商戶端。
大眾點評和淘寶淘點點不同的地方在于,其深厚的餐飲行業的沉淀,讓他更懂商戶,更懂餐飲這個服務行業,也因此更能平衡商戶和用戶兩端的利益。但是定制的成本也很高,畢竟能定制的起的商戶屬于少數。而且大眾雖然比淘寶等以用戶為中心的平臺更懂商戶的需求,但畢竟也逃脫不了平臺的窠臼:消費者到底是平臺的還是商戶的,答案不言自明。
二、團購通過線上平臺的流量優勢,反攻線下市場。
團購網站類平臺他們以平臺流量的優勢,跟傳統餐飲老板說:我能給你帶來客戶流量。以此和餐飲商戶聯合玩轉餐飲市場。而現在團購之風刮過去之后,餐飲商戶也變得越來越理性,能夠看出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。
這些還不是平臺類O2O的最根本的弊端。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出身不一樣:傳統企業都是在泥里打滾打出來的,而互聯網公司都在云端,高高在上的看著餐館老板們,就像看著砧板上等待被殺掉的魚。他也許讓消費者獲利了,但是他無法解決餐飲商戶的痛。況且,也許他培養的是一個不正常的市場,一個只認便宜的市場。
三、通過互聯網的渠道進行營銷,擴展線下的生意
我相信大部分人對O2O的理解停留在這個層面上。雖然不夠高大上,但是也勝過那些動不動就說O2O,但讓人不知所云的理論派。比這種簡單的模式更進一步的,就是在此營銷過程中加入了一些“行為模式”,把線下的一些行為轉到了線上完成。
四、終極餐飲管理軟件問題方案突破
今天還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真正占據了餐飲O2O的市場,但是它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:只有讓餐館,平臺,用戶三者全部獲利,才有可能攻克這個市場。互聯網平臺擁有后兩者,而餐館(餐飲商戶)卻是他們的軟肋。一是它們還沒悟到如何圈住B端的方法,二是即使明白了卻很難下決心去真正解決商戶端的問題。